• 索 引 号: sm09911-0120-2024-00005
  • 备注/文号: 安委〔2024〕10号
  • 发布机构: 安仁乡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 2024-01-30
中共安仁乡委员会关于2023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
安委〔2024〕10号
来源:将乐县安仁乡 时间:2024-01-30 10:20

将乐县乡村振兴办:

  2023年,安仁乡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乡党委探索实施的“党建统领、共富共享”思路,以跨村联建“抱团取暖”促进共同富裕,以整合资源“同舟共济”促进共享发展,坚持以实现乡村振兴为方向,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进程,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五大振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聚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产业振兴一是聚焦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做优农产品牌,发挥“产业联盟”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以共享资源、共谋发展、共同致富为导向,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以泽坊隆晟合作社为例,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连片打造果蔬稻农业示范基地,带动村财年增收10余万元,20余户农户户均年增收5万元,在福山等村推动光伏产业增容扩面,项目村年增收将达20余万元,二是夯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化违法用地百日攻坚行动,整治违法用地26处,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强势完成蜈蚣鼻牛蛙养殖场和元洋鱼塘养殖点等违法用地整治,形成有力震慑;落实土地开发保底任务35亩,预计新增耕地37.74亩,完成撂荒地整治604亩,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生命线。持续夯实传统农业产业,完成粮食播种14437亩,其中优质稻种植约3000余亩;落实水稻制种签约面积3450亩;种植烟叶3310亩,收购烟叶7700担;完成春季营造林235亩。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成农产品药残速测任务1000批次。四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县级家庭农场1家,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全乡累计家庭农场达3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

  (二)聚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推进人才振兴。一是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推荐参加省市县高素质农民培训10人。开展农业专业相关知识培训12次100人。二是积极吸引高层次人才返乡就业。将乐大南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陈振云,返乡创办陈记柴窑陶瓷发展有限公司,传承柴窑传统技艺,陈记柴窑的分室龙窑成为将乐县文化产业新亮点。三是加强乡土特派员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已推选2名乡土特派员服务我乡农业企业生产。

  (三)聚力乡村文明建设,推进文化振兴。一是加强主题教育开展。2023年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充分利用《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中国共产党章程》等理论书籍,提升理论水平,改进和加强工作作风,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同时,邀请县委党校老师到我乡给党员干部上党课、乡领导干部到各村上党课;各党支部加强与联建单位的学习共建;积极组织开展“擂茶+宣讲”、“住村夜谈”等多种形式的宣讲、座谈活动,持续地将党的思想文化传递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去。全年共开展集中学习25次,邀请党校老师与乡领导干部上党课共计300余次,组织开展宣讲、实地参观学习70余次。二是加强特色文娱活动开展。时隔三年再度开展“创十星评十户”系列活动,并于农历十月初一举办安仁乡2023年物质交流会,在泽坊村试点建成“长者食堂”,在上际、石富等村推广道德银行积分兑换制度,共开展积分兑换活动50次,涌现好人好事30余件,惠及百姓200余人次,积极争取上级乡村治理清单制奖补资金对项目村进行奖补,示范带动各村全覆盖推广。三是加强红色文化传承。充分利用泽坊“东方军第六兵站”红色场所,通过“住村夜谈”、“擂茶+宣讲”、“乡村讲师团”等途径,听老党员讲党史故事,红色记忆口耳相传,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协助申报红色文化遗存名录,积极配合县文旅局开展的各项活动;通过整合我乡红色资源,保留红色历史记忆,串点成片,打造具有安仁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推出一批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安仁特色IP产品。2023年各项活动宣传场均张贴上墙红纸40张、更换LED宣传标语24条;横幅累计制作300余条、海报800余张;更换大型广告10余副。

  (四)聚力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成效,推进生态振兴。一是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安福小区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共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30处。统一规划建设共解决80户小区住户柴火堆放的问题。在垃圾保洁方面,各村实行定人、定段负责管理,各村按照总人口每千人至少“2名保洁员、2套保洁工具、1套保洁制度”的标准组建村庄保洁队伍,全乡环保工作持续有效落实。二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通过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提升我乡伍宿村、石富村、安仁村、福山村、半岭村、泽坊村、元洋村等7个行政村污水处理能力,全乡共计8个村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解决800余户村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三是绿盈乡村工作建设。我乡完成了上际村、蜈蚣鼻村等两个村绿盈乡村“初级版”建设工作。根据《福建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关于公布第三批高级版“绿盈乡村”名单的通知》(闽乡村生态{2023}1号)文件,我乡石富村达到了高级版绿盈乡村标准;《三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命名第三批三明市中级版绿盈乡村的通知》(明乡村生态{2023}3号)文件,我乡泽坊村达到了中级版绿盈乡村标准。

  (五)聚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组织振兴。一是强化基层组织力量。重点培育党员教育基地,泽坊村被列为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三星级现场教学点,泽坊兵站被列为省级离退休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学习教育基地;开展乡村党员干部“每月之星”评比、“头雁比武”竞赛等14场,选派5名村主干学历提升,发展青年党员6人,培养“乡土人才”13人,储备后备干部42人,进行届中分析,调整村“两委”5名,派驻第一书记2名。二是发挥联村党委示范作用。以“创五优促五好”为抓手,重点打造半岭等3个“五星”“四星”党支部。三是实现“线上线下”全面覆盖。依托视频号“安小知 云课堂”、微信公众号和“小微权力监督群”等推送学习内容,组建青年党员宣讲小分队,建立流动、年老体弱和离退休党员台账,开展支委结对帮学、邮寄学习包、上门送学等学习方式。四是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培育党组织领办合作社6家,实现各村财超10万元,50万元以上村2个。

  二、存在问题

  我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小,无支柱性产业,财政收支平衡矛盾突出。二是在挖掘红色资源、发挥生态优势、发展文旅康养、增加第三产业收入上还有待探索。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和集镇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四是教育、卫生、养老、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

  三、2024年工作打算

  (一)推进产业振兴。深化与上海博施科技农业公司合作,拓宽“上师大19号”水稻种植示范基地深加工增收途径。立足全乡农产品品种丰富、品质上乘等优势,强化与上海、厦门企业、商会、乡贤对接,引进产品加工企业,在农产品升级上做探索,孵化“家门口”的致富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品牌附加值提升,拓宽增收渠道。推进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年内力争累计流转土地达4500亩。推行“土地预流转”机制,鼓励各村将闲置农田、荒山荒地进行统一流转,建立“土地资源流转储备库”,用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农业基地等合作,以更好、更快的流转交易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二)推进人才振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持续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年内力争累计达到4500亩,提升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1个,培育产业示范党支部3个、党员创业先锋11名,以打造大南坑产学研一体化基地为契机带动半岭-泽坊-大南坑沿线村“红色+工艺”研学线路品质提升,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三)推进文化振兴。不断创新文明实践活动载体,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各类公益组织策划服务项目清单,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精准打造暖人心、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进一步巩固文明村创建成果,扩大全乡文明村覆盖面,加强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开展“送文化下乡”、“送电影下乡”、乡村阅读等活动。

  (四)推进生态振兴。实施新建2024年将乐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和6.6公里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改造工程强力保障辖区生态环境安全。在金山银山转化上思路明确,以森林经营和毛竹经营为根本,积极争取符合安仁发展实情的竹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加强与金森公司等林业碳汇企业合作,采取“村民企合作造林经营、预分红分配、制发收益证”三种村企合作模式,促进全乡生态林业发展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实现生态变绿、村民变富。

  (五)推进组织振兴。发挥党委牵头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制度,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开展。继续实施头雁培育工程,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及时储备一批村级组织后备力量,切实打造一支真抓实干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

  中共安仁乡委员会

  2024年1月30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