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乡“三三法”整治群众办事难问题
时间:2014-09-29 08:13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针对群众反映的强烈的办事难问题,光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群众办事难问题作为整改的重点,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乡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乡党委组织委员具体负责,由乡教育办、四百办、党政办牵头,各村(场)、所站积极配合,狠抓整改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依托三个载体便民服务。依托“住村工作室”、“零距离“流动服务队、“夜访农家”等载体。住村工作室。乡村干部每周二到村部住村,累计办理村民事务、解答群众问询、调解矛盾纠纷、受理村民代办事务等900余件。“零距离”服务。采取定期或预约、多专业联合与小分队机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群众“面对面”为群众提供劳动保障、农业生产、人口计生、政策法律咨询等服务15次,面对面服务群众1200余人次。“夜访农家”。开展以“晓农家意、解农家忧、帮农家富、暖农家心”为主题的“夜访农家”活动,充分利用群众晚饭后的闲暇时间开展夜访,延伸“三农”服务,走村入户,了解民情,把准民意,倾听民声,解决。
  二是健全三级网络便民服务。乡政府在全县率先成立便民服务中心,村里设立便民服务室,自然村设立便民服务点,形成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三农”行政服务中心。在服务中心设立六个开放式服务窗口,开展证照代办、税费代缴、政策咨询、民事调解等服务,受理各类事务1800余件。便民服务室。每周二上午,挂村领导、工作队长、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到村部住村,通过开展村情民意调研、宣传政策法规、代理代办服务、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实地解决群众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便民代办点。自然村便民代办点由村两委成员周一至周日每天上午轮流值班,受理解决村民提出的事项、要求,按照受理、办理、代办、回复(或送达)等方式提供服务,真正做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三是落实三项制度便民服务。制定完善了干部联系群众、干部住乡考勤、ab岗等制度。5+5”联系群众机制。梳理有威望、有困难、有诉求群众及老党员和留守儿童人群410人,形成“党委政府-挂钩责任人-联系户-群众”的双向良性互动工作机制。住乡考勤制度。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值班考勤工作的通知》,制定《机关作风建设相关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ab岗制度。乡三农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按照分工实行ab岗工作制度,a岗人员外出时,b岗人员上岗服务,有效保障服务窗口时时有人受理。
来源:光明乡
附件下载
图片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