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将乐县2014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将政纠〔2014〕1号)的工作部署,将乐公司纠建并举、积极推进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努力为将乐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优质、高效、廉洁的发展环境。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突出机制建议,落实“四抓”,巩固和深化行风政风工作
一是抓早。从年初开始,就根据省、市公司和县纠风办的工作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思路、提出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形成闭环管理。
二是抓实。完善工作机制,按照“管业务必须管行风政风”的要求,全面落实公司、部门二级行风政风建设责任;以成效为导向,将行风政风建设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指标,落实到每个部门,实行分度分析、季度考核,半年小结、年度总评考核;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扎实推进工作;依托协同监督机制,完善跨专业分析会商制度,查找和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和短板。
三是抓准。借助用电满意提升工程、创建“信得过”供电所活动和电网建设三个平台,努力提升服务指标自我加压,不断拓展服务措施自我完善,持续夯实服务基础自我整改,努力使行风政风建设让群众看得见、听得到、摸的着。
四是抓牢。强化行风政风督察,对客户反映的突出问题、集中地域、专业和不良趋势保持严肃查纠态势;常态开展明查暗访,保持窗口、基层供电所(站)等一线服务每月一次的监督检查,增强主动作为、超前防范监督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定期走访客户、开展分级大走访活动、认真收集各方建议和意见,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客户工单回访率实现100%;拓展诉求渠道,强化客户投诉的整改与反馈机制建设,不断提高整改质量,努力实现客户满意。
二、严格共性要求认真实施,推进各项工作提升
一是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各级有关规定,公司领导开展对口挂钩,切实帮助基层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认真组织“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制定了专项整治的重点任务及具体整治计划,涉及文山会海、接待标准执行不严或存在超标准接待、奢侈消费或铺张浪费、“三公”经费开支、客户服务、企业管理等六个方面问题,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以效能监察为平台,开展服务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整治服务中设置障碍、拖延时间、体外循环等违规违纪行为。
二是规范信息公开。优化信息公开内容,采用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依法依规应予公开、上级机关要求公开和群众普通关心的各类事项信息;向客户公布95598热线服务电话和国家电监局12398热线电话,客户可以对服务态度差的工作人员进行投诉,广泛接受社会的监督。
三是全力履职尽责。增强干部职工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意识;正确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政策和收费标准,定期开展电费、电价检查并主动接受价格主管部门和电力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加大查处力度,通过不定期走访大客户,广泛听取客户对行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不定期地对各供电所进行明查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督查通报,并对责任人及责任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进行考核。
四是坚持清正廉洁。全员签订《反腐倡廉建设岗位责任书》,督促员工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表率。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对重点岗位员工进行廉洁日常约谈、观看警示教育短片、征集廉洁书法及漫画等作品、党委书记上廉洁教育课,增强了公司廉洁的浓厚氛围,提高了主动防范风险的意识。
五是认真履行承诺。在各营业厅上墙公布了供电服务承诺,各项供电服务承诺真正落实,向社会公开承诺并兑现到位;客户诉求闭环管理,并在每周例会上反馈处理结果,在规定时限内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客户。
六是兑现诚信经营。树立为民服务观念、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开展特色服务,想方设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的服务质量;改善营业场所服务环境,不断对营业场所环境进行改善;丰富用电缴费手段,方便客户缴费,着力宣传多渠道交费方式;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实施业务提升工程,提升客户满意度;规范故障抢修流程,缩短故障抢修时间。不断规范故障抢修流程,建立起快速、高效的故障抢修机制,确保故障抢修工作按时完成;计划停电提前公告,影响较大的停电实施风险预警措施。
三、实施选题促基层整改,创建信得过供电所见成效。
在个性部份上,根据市公司部署,以深化“安全让企业信得过、服务让客户信得过、廉洁让组织信得过”为供电所创建活动载体,面向广大农村,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规范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丰富服务内涵,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品质。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从业扩报装、故障报修、抢修、营业窗口服务、收费等方面落实营销服务创新举措。与村委“面对面”交流,全面打造符合地域特色的供电服务品牌活动。深入中小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用电情况,全面排查供电服务客户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用电需要;通过上半年回访、走访、现场查访、发放客户征求意见卡等多种形式,共深入厂矿企业、学校及农户家中63次,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从而实现供电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二是便民惠民,不断完善服务举措。以保障民生为前提,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打造“电保姆”式的贴心服务。大力拓展客户缴费渠道。与多家合作伙伴进行电费代收合作,实现农村“村村有缴费点”的目标;助推低压业扩提速工程,不断健全协同服务,加强部门间沟通与连接,实现业扩报装所有关联班组之间的无缝衔接,最大限度缩短工作周期,简化用电手续;深化抢修“一次性”服务,坚持24小时值班服务制,强化抢修梯队建设和抢修过程信息传递,严格遵循国家电网公司“十项承诺”和“十个不准”,实现抢修零延误,一次就做好。
三是问题查改,切实加强监督检查。
本着服务社会展示核心价值的宗旨,明确服务架构,完善行风预案、客户举报投诉及信访处理程序,制定重大客户供电中断应急处理、电网安全供电重大事故应急处理、行风事件应急处理等预案;提供24小时“95598”热线服务,认真受理客户投诉,及时调查处理客户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上半年未发生有效投诉件;积极转变服务方式,开展深入细致的用电负荷调查工作和安全隐患排查处理,及时处理缺陷55项,并应用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线路、台区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和停电区域客户信息的第一时间回复,为保障可靠供电赢得主动。
四是宣传沟通,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坚持公开管理,对内坚持对办公物资采购、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职工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实行全方位公开;对外公开国网公司优质服务“三个十条”和“四个服务”以及电量、电价、电费、报装流程等服务行为,并认真做好公用配变供电能力受限区域与计划停电公示,提高供电服务透明度;开展用电普查及业扩工程监督检查力度,规范用电秩序及业扩报装服务行为,杜绝用户受电工程“三指定”行为发生,营造良好用电环境。
五是品牌塑造,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客户为本,拓宽服务形式。在乡镇范围内开通了手机短信息提醒以及微信平台查询业务,为供电服务窗口投资70多万元用于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环境;对46台变压器进行增容,增加容量4375kva,为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满足乡镇用电需求奠定基础;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充分发挥共产党员服务队“连心桥”作用,积极参与县委组织的“党员爱心超市”捐助,累计捐助物质1500余元;与高唐敬老院长期帮扶,每月定期上门慰问服务,并成立专门的“爱心基金”,用于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主动关注辖区内留守老人儿童生活情况,帮助排查处理用电隐患10次,组织开展关爱活动20余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