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的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目的,以保障民生,服务发展为落脚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省、市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坚持与时俱进,紧贴审计实际,强化内外监督,继续突出“外抓审计纪律、内抓机关管理”的工作重点,狠抓落实,努力开创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新局面,把加强部门政(行)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及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在维护财经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1至11月份以来我局共完成8个项目的审计任务,查出违规金额139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5023万元;政府投资审计竣工结算审减造价1230万元;开展标前审计审减工程招标价1074万元;提交工作报告、信息6篇。其中被批示采用6篇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行评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我局作为民主评议行风的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及局主要领导的重视下,做了如下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选聘民主评议行风代表或监督员;深入开展自查;广泛征求意见;组织明查暗访,帮助查找问题,提出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认真的整改。通过召开会议及时传达贯彻省、市、县纠风办和市局关于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精神及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思想发动工作,广大干部职工统一了思想认识,更深刻领会行风评议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任务、方法步骤等精神,增强参与意识,提高自觉性,保证了民主评议政(行)风工作顺利进行。
( 二)开展学习教育,提高队伍素质。一是结合开展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干部职工进行宗旨教育,增强公仆意识,树立干部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自觉把“群众拥护不拥护,欢迎不欢迎,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努力做到让政府放心,群众满意。二是与反腐倡廉教育相结合,以沧洲盐山电网审计组违反审计纪律的典型违法违纪案例作为反面教材,对干部职工进行警示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三)深入宣传发动,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我们把宣传工作作为民主评议政(行)风的“先行工程”来抓。对内宣传,主要是召开全局民主评议行风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外宣传主要从四个方面广泛开展,一是主动向上级和纠风办、效能办等部门专题汇报,听取他们的意见,请他们给予指导;二是主动走访本县有代表性的各界人士,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单位部门领导等,主动汇报工作,诚恳听取批评、建议和接受监督;三是走访被审单位财务及主要负责人,了解审计组在审计期间遵守廉政纪律等有关情况,虚心征求他们意见和建议;四是充分利用宣传栏、政务公开栏等形式,将审计局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的目的、意见、评议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向群众公开。同时,进一步完善行风监督员制度。聘请行风监督员5名,为我局开展民主评议政(行)风工作,实施民主监督,建立有效监督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四)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找问题。民主评议政(行)风关键在于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办事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目的是让群众满意。为此,我局从8月份起对依法行政、廉洁守纪、办事效率、工作质量、服务态度、承诺守信等方面认真自查自纠、广泛征求群众对本行业本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全体干部职工对照自身存在的问题,自我剖析、相互批评、寻找薄弱环节。二是召开行风监督员、服务对象代表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三是有针对性地进行访谈群众;四是组织行风监督员代表明察暗访了解情况,今年监察室与分管领导一起对财政局等被审单位进行了暗访,通过对被审单位的暗访,了解审计组全体人员是否依法审计、廉洁从审、秉公执法以及被审单位对审计局提出好的希望和建议,以便我们扬长避短、加以改进,不断进步。五是信息公开。认真履行公开责任,落实办事公开标准化建设,规范政策法规、办事流程、办理时限、服务承诺等政务(事务)信息公开和决策、运行、结果的公开,如开展“审计公示制度”在被审单位的政务公开栏张贴审计公示,公布审计举报电话,既是对审计人员的廉政监督,也是审计机关获取违法违纪线索的有效途径。
二、行评工作的主要成效
(一)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推进作风建设,落实八项规定
审计局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要求今年审计内容要注重实效,不仅有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如提倡厉行节约、规范公务接待、严禁公款送礼、严禁违规发放津补帖等规定的具体内容、还要有时间截点,尤其是今年1月份以来仍有违反八项规定行为的应及时查处,问题严重的移送纪委。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到贯彻落实。
(二)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对出外交流审计人员提出廉政规定
我局根据审计署的安排派出6位干部到建阳地区参加审计署布置的为时二个月时间的全国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的审计,在赴建阳之前局领导为严格履职坚守好廉洁从审底线召集组织专题学习会,并要求:1.增强责任意识。在外审计要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和权力,养成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自觉守纪、守法、遵规、尽责;2.认真执行各项规定。坚持从小节、小事入手,近几年从中央到省厅相应出台的一系列廉洁从政规定和审计纪律是工作的准绳和标准,要求每位同志要严格遵守,无论8小时内,还是8小时外,不管是“公费”还是“私费”,都要立好规矩、扎紧笼子,强化监督,注重形象,不得随意触摸这些“高压线”;3.坚守好底线。廉洁从审要始终贯穿于全年的工作中,要时刻搞清楚哪些话不能说、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东西不能拿,永葆廉洁品格。全体审计人员出色完成了审计任务。并荣获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三)维护民利。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出台的利民惠民政策。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强化民生资金的审计监督。我局加强民生资金的审计力度,保护民生资金的安全和保值增值。今年根据审计署统一安排对我县的社保资金进行了全面的审计。审计中对发现的符合保障条件的特殊人员未完全纳入各项保障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加以完善,要求全部纳入社会保障,维护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对社会保险基金收益率较低等问题要求单位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保值增值,促进单位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健全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正确履行职责,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对“三公”经费实行审计常态化。
一是每年安排的同级审把“三公”经费列为必审内容,并进行上下年度对比;二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把“三公”经费和职务消费审计列为必审内容;三是在联合纪检监察、财政部门开展专项检查中,把“三公”经费列为必查内容。同时从今年五月下旬开始配合县纪委历时十五天对民政局、林业局、国土局、发改局、教育局等十四个单位“三公经费”进行检查,在检查中要求各单位上报2012及2013年公务接待费、会议费开支金额,建立“三公经费”综合分析制度。重点关注支出变化的情况和影响费用支出的因素,对完善管理制度提出切实可行性的建议,针对检查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在汇总时向上级领导反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促进有关单位加强“三公经费”支出的控制和管理,推进节约型政府的建设。二是严格依法行政,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和程序,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政务公开、审计工作公开,处理处罚公开、透明,召开审理会予以研究决定;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四)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完善。如政风行风建设责任制落实,对群众反映问题的受理、整改和反馈机制已建立。在审计业务方面实行"审计项目限时办结制"。从发通知到编写、审批审计方案至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共21个环节,一环扣一环,有时间限制,有责任人签名,构成相互监督的链条,保证了审计任务按时完成。对未严格执行审计规范造成责任事故,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相应责任。这样按章办事,有力地促进了审计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制定了《局工作人员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局工作人员考勤制度》;《效能建设责任追究制度》;《政务公开制度》;《业务招待费开支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用制度管人管事,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行业不正之风。
将乐县审计局监察室
二o一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