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县工商局2013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选题评议工作总结
时间:2013-12-03 07:38

  今年以来,根据开展2013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工作要求以及《将乐工商局2013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我局将2013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选题评议工作确定为红盾护农专项行动,组织农资市场调查研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努力减少违法违规案件发生,不断提高群众满意率,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服务发展和市场监管更加到位、经济秩序更加规范。
  一是制定行动方案。专项执法行动分为部署动员、集中整治和总结提升三个阶段。二是成立领导机构。形成分管领导亲自抓,市场股牵头,有关业务股室配合,各工商所、检查大队具体实施,层层抓落实的领导机制。三是抓好动员部署。结合实际,统筹安排,制定了红盾护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搞好工作部署和组织动员,扎实细致做好各项行动准备工作。
  二、调查摸底,确保监管到位
  通过综合业务系统经济户口查询和实地巡访相结合的方式,依法认真清查从事农资经营的市场主体,并对各类农资经营主体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目前,全县共有清查出农资经营主体129户。对照省工商局确定的“四查处四提升”总体目标和工作目标,查找差距,自加压力,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强化督查,狠抓落实,特别是在强化案件查办工作上下更大功夫,着力查处农资市场大要案,确保了今年工作目标的全面实现。
  三、加强巡查,规范农资经营行为
  将此次专项行动与日常巡查以及年检、验照工作相结合,将种子、饲料、兽药、农机具作为重点品种,采取突击检查、反复回查的方式进行全面整治,对违法违章行为加大处罚力度,震慑违法分子。共出动执法人员84人次,车辆38车次,检查农资经营户219余户次,发放规范建立进货台帐的行政指导文书86份。同时,邀请质检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农资商品质量抽检,对不合格农资产品、存在外在包装标签标识和假冒伪劣等问题的坚决予以查处,抽检化肥品种5个,其中两个品种钙镁磷肥和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抽检结果不合格。
  四、健全制度,完善长效监管机制
  强化农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农资商品准入备案制度,要求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农资商品进销货台帐,实行“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即进销货台帐,进销货发票,农资商品质量信誉卡、农资商品质量责任书)等制度,并督促农资经营户落实进货查验制度、不合格产品退市等制度,为规范农资经营行为,实施长效监管奠定基础。
  五、信用监管,强化主体行业自律
  对农资违法违章经营户,不是一扣一罚了事,而是将其违法行为和处罚结果在信用档案中进行记载,并根据违法情节分为优异、良好、失信、严重失信类别,由工商所按信用分类监管的要求进行分类监管,并将经营户违法违章情况通过所红盾信息外网进行公示,初步探索农资经营者信用监管。同时,工商所与农资经营户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诚信经营承诺制、信誉卡制、索证索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进货查验等制度,经营者将承诺书张贴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自觉接受社会和消费者监督。
  六、突出民生,强化维权处理机制
  在现有申诉举报网络的基础上,为方便农村消费者就近投诉,要求工商所根据本区域情况,以本所投诉服务台为主,在工商联络员制度基础上,实行维权网向下延伸设立红盾护农联络员(即在每个行政村或村民小组设立一个投诉点,并确定专人负责),拓宽农民投诉渠道,及时地调处消费纠纷,做到了快速受理、快速出击、快速处理。
  七、宣传教育,营造农资整治氛围
  开展“红盾护农送法下乡”活动,结合“12315”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农资经营户广泛宣传各项工商行政管理法规,传授识假防假知识,指明投诉渠道,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的法律知识,增强了用法律维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营造了良好的执法氛围。此次行动中共刊登黑板报5块,张贴宣传标语20余条,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召开经营者、消费者代表参加的农资会议1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来源:工商局
附件下载
图片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