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委〔2011〕13号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县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县委、县政府决定,自2011年起,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启动并扎实推进生态县创建工作。
一、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创建生态县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建设生态县,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基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全县区域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创建生态县,打生态牌,走生态致富之路,是我县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参与竞争的理性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广大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因此,创建生态县是我县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举措,是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生态立县”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和县域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保证。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生态县建设的科学内涵,深刻认识生态县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二、科学编制规划,明确生态县建设的目标任务。
县委、县政府要求,从2011年开始,争取在5年内,实现“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目标。具体要求为:利用3年时间,在2013年实现省级生态县创建目标;再利用2年时间,在2015年实现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目标。通过生态县建设,使全县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得到全面控制,空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全面达到功能区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全部达标,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森林覆盖率大于7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12平方米,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占种植总面积60%以上,城乡经济环境同步提升,全县 80%以上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标准。
县委、县政府将出台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制定生态县建设实施方案,统筹生态县建设目标任务、推进步骤和保障措施。在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把握保护、治理和开发三大主题,加快实施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保障和生态示范区等八大工程,真正把我县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社会和谐的国家级生态县。各乡镇都从当地实际出发,编制本乡镇的规划,明确目标任务,积极开展创建生态乡镇活动。要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域的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有效推进。
三、强化组织领导,严格实施奖惩制度。
建立“党委政府推动、人大政协监督、乡镇属地负责、部门企业配合、全民主动参与”的立体工作网络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齐抓共管”的责任管理体系。县委、县政府成立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生态县建设办公室,抽调得力人员集中办公;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业都要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人员具体负责、具体落实。县、乡(镇)两级政府要把生态县和生态乡(镇)建设资金列入本级预算,并逐年按一定比例增长。要以改革的思路,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县委、县政府将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把生态县建设工作列入部门和乡镇年度考核内容,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全面建设生态县,是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上下要广泛动员、深入发动,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为如期实现生态县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做出积极贡献。
中共将乐县委
将乐县人民政府
2011年2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