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紧抓机构组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机构改革后,将乐县新成立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下设委员会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司法局,统筹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和各乡镇共同落实全面依法治县各项决策部署,为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开展规范文件和县级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证照审批流程,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2019年,共清理并取消证明事项 7 项。先后开展了涉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涉开放性等规范文件的专项清理工作,清理工作中未发现与上位法相冲突的县本级及县级各部门的规范性文件。
三、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多方式实现矛盾纠纷有效化解
(一)改进行政复议方式,行政应诉工作有落实。进一步改进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方式,综合运用书面审理、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审理。今年,共受理行政复议申请7件,不予受理5件,撤销1件,驳回1件。严格按照《福建省行政机关应诉办法》的规定,由行政机关负责人确定出庭应诉人员,并由应诉人员和政府法律顾问共同代表县政府出庭应诉,通过出庭应诉活动,接受审判监督,进一步增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意识。今年,县政府行政诉讼案件共1件,一审已审结,驳回起诉。
(二)落实普法责任制,法治宣传教育有实效。一是抓重点,普法宣传持续发力。结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列入年度普法工作重点,充分发挥普法主管部门职责,督促各单位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6·5环境保护宣传周、3·8 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维权、12·4宪法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157余场次。二是抓法律“六进”,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依托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大力开展了法律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大力宣传了宪法为核心的刑法、民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婚姻家庭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三是抓阵地,法治文化建设显成效。在县体育活动中心田径馆一楼,建成面积约200平方米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设置综合展示区、法治宣传区、互动交流区、警示教育区等四个功能区,已完工投入使用,解决了我县多年来缺少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的难题。
(三)落实基层民主法治示范创建,创建主体有质量。将民主法治建设融入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工作,将法治元素和法律知识融入进村(居)民的生活。通过司法所推荐上报、实地走访、建设指导,确定申报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和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的具体名单。
(四)开展宪法考试工作,教育学习有深度有广度。司法局组织所有在编人员参加宪法法律知识考试。通过考试,全局机关干部提高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增强了宪法观念和宪法意识,对进一步提高我县司法行政干警依法办事能力、促进学用结合,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用的目的。
(五)落实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基层社会治理有保障。一是进一步强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今年来,在我县12个行业性调委会的基础上新增了县妇联设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9月漠源乡成立人大代表叶林庆命名的林庆调解工作室,目前正在筹备以有二十多年调解经验的南口司法所长廖金林名字命名的个人调解室——金林调解工作室。二是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及时建立工作台账,逐一明确化解责任、化解时限,最大程度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19年我县共排查调处各类纠纷1120起,调处成功1117起,调解成功率99.9%,化解不良贷款8000余万、债务纠纷140余人次,签署调解协议书100余份。
将乐县司法局
2020年2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省级网站
省市政府
市内县区
其它链接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站点地图| 使用帮助| 网站工作报告
网站标识码:3504280002
闽公网安备:35042802000101号
闽ICP备05024338号
主办:将乐县人民政府承办:将乐县电子政务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