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经营方式创新解决小和散问题。在全市率先探索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导8个村的群众以土地或资金入股合作社,规模化、连片化发展烟叶、制种近4000亩,带动整治撂荒地1420亩,隆兴、余坊等多个村村财增收达10万元以上。
二是以产业模式创新解决效益不高问题。立足余坊海拔适合制种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形成“烟+稻+菜”的循环产业模式,使每亩农田的产值从1500元左右提升到1万元左右。通过结构优化,全乡2022年烟叶、制种和优质稻面积分别2021年比增42%、212%、310%。
三是以服务机制创新解决要素保障问题。成立合作联社,统一采购生产物资、租赁生产机械,共同签订生产订单,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组建制种、种烟专业服务队,统一调配人员和用工价格,确保生产用工。同时,我们探索成立乡属国有企业——金泰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参与或者扶持合作社发展产业、帮助做好优质稻米的加工和销售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