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关于反馈三明市将乐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省级督导评估意见的通知》(闽政教督办〔2024〕37号)要求,将乐县委、县政府针对问题与不足,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全力推进问题整改落实。现将有关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办园条件有待提升。部分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存在室外大型器械、专用功能室、教玩具、游戏材料配备不足,区域材料种类少、数量不足等问题。部分乡镇公办幼儿园兼职保健医生工作不到位,未能有效指导幼儿园做好营养、疾病预防、幼儿生长发育监测等工作。
整改情况:一是全县共投入12.6万元用于改善乡镇园及民办园设施设备。如:黄潭幼儿园增设盥洗室水龙头及厕所门帘,安仁幼儿园、万安分园、高唐分园、万安分园安装厕所门帘,万全幼儿园增加蹲位及洗手池,投入24500元。光明分园定制台阶提示标语、大型器械安全提示牌,漠源户外场地塑胶破损更换,投入6200元。南口分园教学楼门前斜坡调整坡度,投入5000元。白莲分园保健室、会议室购置空调,保健箱物品等,操场围墙做防护栏隔离,投入40000元。青青藤幼儿园图书增加200本及明厨亮灶设备投入5000元。日照幼儿园增设寝室消毒灯,卫生间门帘,幸福里幼儿园、喜羊羊幼儿园增加保安设施设备、室外器械,小天使幼儿园保健室增加观察床,小牛津幼儿园、新世纪幼儿园幼儿分厕设置,投入11800元。其他幼儿园增加教玩具、游戏材料、区域材料,投入33500元。二是联合县卫健局组织乡镇公办幼儿园兼职保健员培训,提高保健员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健康副校长作用,每月定期下园,指导保健员做好幼儿营养、疾病预防、幼儿生长发育监测等工作。
二、全员培训制度有待完善。县级幼儿园教师培训存在计划性不强、培训次数少等问题,培训对象仅限园长以及教师群体,缺少对卫生保健人员、保育员、保安人员等的培训。
整改情况:制定了《将乐县幼儿园教师定期培训和全员轮训工作制度》,定期组织保育员、保健员、保安等后勤人员培训,培训计划健全,提升各类人员的专业素质。公办幼儿园实施教师分层培训,针对新教师(入职3年内),青年教师(入职5-10年),骨干教师(10年以上),开展分级分类培训活动,促进不同层次教师获得不同程度的专业发展,并邀请民办幼儿园教师参加此类培训促进专业水平提升。
三、教师待遇保障尚未全面落实。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工资水平仅达到在编教师的61%,部分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和民办幼儿园教师未缴交“五险一金”,未达到“同工同酬”要求。
整改情况:县政府已召开专项会议研究,原则上同意在执行原有财政预算基础上,追加财政预算,按编内教师工资待遇80%的指标要求,核拨非在编教师年度考核奖,做到同工同酬。全县民办幼儿园已为所有教职工购买“五险一金”。
四、安全防护有待加强。部分幼儿园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保安室面积狭小,设备简陋,电线线路杂乱,消防安全通道不通畅,户外大型器械无安全提示牌,寝室消毒灯数量不符合要求等问题。个别民办幼儿园活动室的楼下为超市,不符合《幼儿园建设标准》。
整改情况:一是制定《将乐县教育系统打通消防“生命通道”行动实施方案(将教综〔2024〕55号)》,对各校集中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行动,坚决整治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问题隐患。对户外大型器械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场所开展隐患排查,并安装安全提示牌。二是对存在寝室消毒灯数量不符合要求等问题,相关幼儿园已按规范整改到位。三是新世纪幼儿园活动室已搬迁至其他场地,现楼下没超市,符合《幼儿园建设标准》。
我县将按照省级督导评估反馈的意见与建议,对照“普及普惠”评估指标要求,举一反三,明确责任,倒排进度,加快整改,全面推进“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