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县实验幼儿园
时间:2023-05-22 10:12

  地址:将乐县古镛镇府前路2号;联系电话:0598-8775188。

  将乐县实验幼儿园创办于1956年,于2003年12月通过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于2017年8月竣工完成了教学综合楼(新楼)建设项目,2019年8月完成了保教综合大楼(旧楼)的修缮工程,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

  幼儿园总占地面积5834.3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26.03平方米,幼儿户外活动场所2287.75平方米。园内设施设备齐全,近年来不断优化幼儿园各功能室,提升了幼儿园的整体品质。我园现有15个教学班,在园幼儿516人,全园教职工74人,其中园长1人,专任教师43人,保健医生2人、后勤人员29人,均持证件上岗。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13人,市名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县学科带头人2人、县级骨干教师5人,县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县级骨干培养对象2人,县名师工作室领衔人1人成员4人,教师本科学历占82.5%,大专学历占17.5%。

  在教育局党委高度重视、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幼儿园保教质量不断提升,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和好评,连续获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巾帼文明岗”、省“先进幼儿园”、省“女职工标兵岗”、市“示范家长学校”、市“文明校园”、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市“模范职工之家”、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县“党员先锋岗”、县“教育管理先进学校”、县“先进职工之家”、县“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将乐南词曲艺”是我县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福建省非遗名录。我园将南词文化传承活动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通过实施“四个一”拓展课程形成了“南词+”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通过每日一听每周一唱每月一秀每季一展的形式,师幼体验将乐南词的艺术情趣和独特魅力,培育家国情怀和向上向善的美好愿望,萌发传承家乡优秀传统文化意识。

  创设多元环境,营造浓厚氛围

  在幼儿园的南词展示栏、班级南词主题墙上,师幼共商量、同制作,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使每一块墙面、每一个区域、每一件材料都能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让幼儿在这个全方位开放的立体型环境中,时时感知和体验南词的艺术情趣和独特魅力。

  挖掘南词元素,彰显办园特色

  (一)立课题,促发展

  我园积极开展南词课题研究,把课题研究作为发展契机,不断促进教师科研素养提升和幼儿能力发展。目前完成市级课题一项,两项市级课题正在进行中将推进我园特色课程的落实。

  (二)请专家,传帮带

  统筹多方资源,在将乐县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下,我园特邀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闽北南词代表性传承人刘怀中老先生对老师进行“将乐南词与将乐花灯”的培训,同时校外活动中心南词指导老师黄雪芳也多次进校园对我园南词启蒙课程的开展奉献智慧。

  (三)建园本,融课程

  将南词音乐文化融入早操活动,凸显游戏性与活动性,让幼儿在早操中充分感受本土文化风情,培养爱家乡的情感。大班早操有机地融入《擂茶谣》、《恩逮做堆飞》等南词音乐,让早操富有变化,发展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中班则以南词乐曲“吉祥歌”为主线,结合跳皮筋、跳竹竿、舞龙等多种元素发展幼儿跑、跳、平衡等能力。

  将南词元素融入区域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蕴涵了南词文化的材料,供幼儿欣赏、体验、操作、探究,水墨创作“将乐美 将乐乐”、“南词服装加工厂”、“皮影戏‘程门立雪’”、“故事表演‘话说王婆数鸡’”、“绘本制作、手偶表演‘李寄斩蛇’”、“制作龙灯”等。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学习、有效互动,丰富情感体验,产生对南词文化的认同感和喜爱之情。

  (四)融生活,拓外延

  我园将南词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让艺术与生活融会贯通,开展“四个一”拓展性课程。

  每日一听——听韵味

  每日听南词乐曲,如各种南词小调、南词文化、将乐童谣等,每天早上幼儿园通过校园广播播放南词晨曲,幼儿在感受南词的节奏与韵律中开启美好的一天;在午餐前后、离园前的过渡环节播放南词小调与代表音乐,区域时间幼儿自主听赏感受童谣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

  每周一唱——唱经典

  每周利用国旗下的南词演唱、幼儿园广播站范唱、公众号平台传唱等多种形式开展唱南词活动。幼儿用稚嫩的声线和富有韵律感的肢体动作大胆演唱南词,通过唱的形式表达对南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每月一秀——秀文化

  幼儿以年段为单位,精心准备,每月一次将熟悉、喜爱的曲目在南词小舞台上进行创意表演秀。同时幼儿园鼓励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到幼儿的南词编排和表演中,形成了独特的南词个性亲子秀。

  每季一展——展魅力

  在幼儿园的开学季、毕业季,各传统节日及大型主题活动中,都少不了幼儿的南词展演。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近年来,我园“南词+”文化扎实勤勉的工作受到了校内外的认可。福建学前教育网、微将乐等媒体报道了我园的教改工作,学校还利用各种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展示学习成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先德育,促情感,涵养爱国情怀,根植家乡文化记忆。

  丰富情感体验,陶冶美好品德情操。我园挖掘南词文化中蕴含的“学”“礼”“颂”“庆”“乐”等文化精神,与幼儿园美育有机结合,研发系列主题活动,在丰富多样,健康向上的南词启蒙中,形成了好学、有礼、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为其一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搭平台,展风采

  我园自开展南词启蒙教育活动以来,得到社会、家长得到了多方认可。我园多次多途径展示南词启蒙文化艺术进校园阶段成果:“南词进社区”活动;县学前教育第一片区南词启蒙文化阶段成果展示活动;参加三明市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启动仪式;开展1次教改实践案例分享与交流活动;接受多次省、市、县督导教改专项检查交流活动。

  领专业,促成长

  教师美育意识提升。能够站在文化传承的角度审视教育教学工作,将美育理念渗透于日常的教学和艺术活动中,充分挖掘教材和艺术活动的美育因素,提升美育效果。

  专业能力得到增强。多篇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多篇南词启蒙文化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或发表。

  探寻中 展希望

  “南词+”文化进校园带动幼儿园艺术教育和全面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幼儿表演的南词节目多次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肯定。幼儿园以《本土音乐》这一成功的校本课程为借鉴,开发出了“南词+”校本课程故事集和案例集,促进校本研修工作再上新台阶,从整体上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丰富多彩的“南词”+文化传承教育活动,点亮了师幼的心灵,提升了师幼的艺术修养,促进了性幼儿园的特色发展,我园将在南词启蒙文化传承之路上继续前行,让校园绽放五彩缤纷的南词色彩。

来源:将乐县教育局
附件下载
图片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