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春牛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将乐县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的提案》(编号2024070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县总人口18.63万人,农村留守儿童3700多人。县民政局根据省厅《“福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本县实际情况,采用政府购买服务,落实关爱留守儿童保护保障措施,健全保护机制。
一、创设“六点半”学校
这是一所守护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平台,解决孩子们日常学业无人辅导,道德教育缺失的问题。民政局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火箭和春风社工机构在社区和乡镇开办“六点半学校”,主要做法是:一是学知识。每周一至周五晚6:30,社工志愿者在校为不同年级留守儿童检查作业,讲评作业辅导知识,让孩子们学习自信心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性格变得开朗阳光。二是促兴趣。完成作业的留守儿童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画画、象棋、围棋等兴趣活动。民政局为留守儿童购置了各类的学习文具、益智玩具和体育用品,保证孩子在课本知识学习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与爱好进行学习。三是树品德。民政局、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等单位向“六点半”学校提供各类故事图书,供留守儿童课余时间借阅,每周二晚上7:30社工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开展讲故事活动。通过读故事、讲故事、学做人,从故事中汲取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四是以戏促乐。社工志愿者设计游戏活动,布置好场地,准备好道具,和留守儿童一起游戏,让他们带着满脸的笑意回家,让留守儿童在游戏中感受快乐。五是以节送乐,利用清明节、端午节、儿童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开展送温暖活动,并组织留守儿童以欢唱的形式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结合“六一”儿童节、母亲节、父亲节等感恩节日开展各类文艺演出,让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享受快乐童年。近年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学业辅导1000多场次、亲情陪伴150多次活动,惠及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0人次。
二、创建“周末驿站”
这是一个构筑农村留守快乐成长的家园,解决他们周末学习无人辅导、安全监管不力、品德教育缺失等问题。社工志愿者每周六上午陪伴留守儿童快乐成长。一是学习辅导。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出现的各类学习或行为问题进行辅导,对成绩困难的进行强化辅导,对行为特殊的进行个别辅导,以保证学习、生活方面不落后于其他学生。 二是游戏引导。以多种形式开展文体娱乐、体育游戏等活动,结合农村幸福院,探索“大手牵小手”模式,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孝、德、勤等方面的品德引导,从思想上端正他们的态度。三是心理疏导。开设“感恩父母”、“你好情绪”、“快乐考试”、“七彩人生”等心理团体游戏和文体娱乐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放松自己、愉悦自己、成长自身。
三、构建服务平台
就是让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实现常态化、精准化。一是建立服务平台,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负责全县农村留守儿童监督指导和管理工作。各乡镇民政办增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办牌子,负责乡镇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全县135个行政村设置农村留守儿童联络员管理站,由村主任任站长,村民政协理员任管理员,负责农村留守儿童的信息变动、档案管理、问题报告等工作。二是建立信息平台。由县民政局牵头,会同教育、卫健、公安、关工委、团委、妇联等部门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库,将农村留守儿童姓名、年龄、住址、家庭经济、父母外出和帮扶情况进行录入登记,并实时更新全县近3700名的农村留守儿童基本信息。三是建立监护平台。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外出监护人与其近亲属签订《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任书》,并将委托监护人信息纳入数据库管理。四是建立以乡镇干部、村干部、教师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爱心家长”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机制。帮扶者每年履行“六个一”帮扶留守儿童责任,即建立一份关爱档案、制定一份辅导计划、筹办一份生日礼物、组织一次健康体检、实施一组品德教育、圆梦一次微心愿,已有186名爱心家长与136名困境农村留守儿童结成对子,到目前资助金额为4.6万。
五、健全两种关爱
一是联动关爱,滋润农村留守儿童内心生活。民政部门联合工会、妇联、团委、慈善等群团组织,共同组织“心生活”沙盘工作服务队走进乡村、走进校园,为全县留守儿童实施团体心理辅导。通过自荐、游戏、合作、分享、个案辅导方式,消除了一批留守儿童的心灵障碍,使他们一步步走向健康成长之路。共开展心理危机干预60多次、个案心理咨询服务500多例,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团体心理辅导100多场次,共惠及5300人次。二是救助关爱,建立了“网格化+困境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发放大病救助金、孤儿救助金、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金、教育助学款、儿童自身重残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总计247万元。网格化监管机制的建立,打通了困境留守儿童救助“最后一公里”,为困境留守儿童构建起了一道生活与健康防护墙。
六、强化学校关爱
一是普法预防教育。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工作,把预防被侵犯教育与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常规管理。万安学校与县法院联创共建,深入开展法治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助力青少年学生阳光健康的成长。二是关注心理健康。实行县“向日葵”心理援助团队员挂包学校制度,每2名队员挂包一所学校,对10所学校的42名困境学生进行心理团体辅导、个案咨询达93人次,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三是加强学习帮扶。实施留守儿童“雏燕”关爱行动,以学校行政领导、班主任教师、党员教师为主,以同班或同年级优秀同学为辅,建立“1+N”师生帮扶和“1+1”同伴帮扶关系,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加强日常跟踪、督促,引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是加强家校共育。制定《关于加强家校共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与困难学生“一对一”帮扶制度。全县26所学校100%建立家长学校,召开线上家长会、家教经验交流会87场,“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达10000人次,推动学校常态化开展家访。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关爱,探索实施留守儿童自主管理主动服务“1235”工程,提高留守儿童独立自主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感谢您对我县民政工作的关心关注和理解支持!
领导署名:刘庆成
联 系 人:冯永辉
联系电话:138****2660
将乐县民政局
2024年6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