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鹏委员:
您提出关于《关于紧抓技能人才的培育,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县人才发展、培育的关注。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技能人才建设工作有关文件精神,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育,按照县委、县政府“一核两翼三组团”发展布局,在生态环保、轻合金制造产业方面,大力培育和引进技能人才,为我县技能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一)拓宽引才渠道。一是探索“人才+导师+企业”的引才模式,与省外高校建立校地校企合作,2023年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江西制造学院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成功引进15名化工类人才来企就业、实习。二是开展“职引未来”“就业援助月”等专场招聘会,先后到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三明学院学校开展招聘7场次,主要涉及生态环保、轻合金、机械制造等专业,达成就业意向458人。三是充分利用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南湖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资源,帮助将乐职业中专学校与上海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开设市场紧密需求、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专业。
(二)强化各类技能人才培训。为提升企业技能人才操作水平,开展电工、焊工技能培训班2期,共培训50人次。同时,针对大龄人员等困难群体,先后举办育婴、保育、茶艺、烹饪等技能提升培训14期714人,举办老人照护、切花专项能力培训4期249人,创业培训3期82人。
(三)加大人才培育的力度。持续做好高层次人才认定支持工作,分发人才申报手册、发放政策宣传单,做好认定条件解读,点对点征集人才需求、一对一做好人才服务,推动更多人才主动申报认定。2023年我县认定高层次人才(ABCDE类)及实用型人才519人,其中特级3人、C类1人,D类2人(企业自主认定),E类9人;实用型人才一类143人,实用型人才二类361人;入选三明工匠1人,入选三明青年工匠1人。
(四)完善人才政策保障。一是积极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对引进大中专毕业生的用工企业,给予发放岗位补贴和一次性用工奖补。2023年,共发放各类引进高校毕业生补贴20万元,发放见证补贴64人7.54万元、技能提升补贴82人13.075万元。二是加强非公企业职称申报和指导工作,主动与工信、住建、工会等非公职称申报单位联系,加强政策宣传和主动跟踪服务,2023年以来,我县报送非公有制经济职称评审71人,其中1人取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6人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13人取得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确保符合人员“应报尽报,应评尽评”。
领导署名:陈建勋
联 系 人:严土旺、许建生
联系电话:0598-8776339
将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6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