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将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将乐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是在总结我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兄弟县、市相关成熟工作经验,根据《福建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闽农规〔2023〕3 号)《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明政办规〔2024〕3号)等文件精神,并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后逐步形成的。现就《实施方案》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制定的必要性
为持续深化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我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良性持续发展,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行为,提高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运营模式,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形成市县对接合作、政府政策扶持、镇村服务推广、社会支持配合的运营格局。实现完善农村产权规范化流转交易机制,促进交易公开、公平、公正,防范交易风险,确保市场规范运行,做到“应进必进、阳光交易”。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和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发展有机融合,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
二、制定依据
根据《福建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闽农规〔2023〕3 号)和《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明政办规〔2024〕3号)及《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关于促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交易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明政办规〔2022〕14号)等文件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参考其他兄弟县、市(区)已出台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三、工作目标
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运营模式,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形成市县对接合作、政府政策扶持、镇村服务推广、社会支持配合的运营格局。完善农村产权规范化流转交易机制,促进交易公开、公平、公正,防范交易风险,确保市场规范运行,做到“应进必进、阳光交易”。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和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发展有机融合,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
四、主要内容
(一)健全工作体系
1.成立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将乐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见附件1),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运营进行指导和监管,加强定期检查和动态监测,促进交易公平,防范交易风险,确保市场规范运行。
2.建立县乡村联动服务平台。设立县级服务中心,按照统一信息系统、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监管、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交易结算和统一收费标准的“六统一”管理模式,依托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将乐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下称“县服务中心”),采取市场化运营方式,由将乐县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运营,具体承担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审核、录入、交易信息发布、组织交易、交易(合同)鉴证、交易结算、档案管理等各项职能,并负责对乡镇服务站和村级服务室进行业务培训与指导。一是设立乡镇服务站,二是设立村级服务室。12月底前挂牌成立“将乐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整合搭建乡镇服务站和村级服务室。统筹利用市级交易服务系统,提升交易服务功能、完善信息平台、加强政策服务,构建村级申报资产管理信息和交易需求、乡镇审核汇总、县服务中心组织交易、县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监督的流转交易体系。
(二)完善资产管理
1.建立完善集体经营性资产资源登记制度。
2.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备案管理制度。
3.规范村集体资产资源经营行为。
4.完善线上监管方式。
(三)明确交易范围、方式、标准、流程
1.交易范围及交易方式:(1)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2)农村集体林权。(3)“四荒”使用权。(4)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5)农业生产设施设备。(6)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7)涉农知识产权。(8)大宗林业实物。(9)林业碳汇(碳票)。(10)农业碳汇(碳票)。(11)林业生物资产票据(林票2.0)。(12)其他。包含农村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货物和服务采购、涉农项目招商和转让等服务。
根据中共将乐县委组织部等12家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监管工作的通知》(将农〔2019〕44号)文件中规范农村集体招投标管理制度的规定和中共将乐县委组织部等4家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的补充通知》(将农〔2021〕113号)的相关规定,属于乡镇招投标服务中心招投标范围的应全部纳入“将乐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进场交易,原则上乡镇不再对村级项目进行招投标。属于进入将乐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投标范围的继续按原文件执行。适合采用“工料法”实施的村集体工程建设项目,经村召开相关民主程序会议同意后按“工料法”实施。
2.交易标准
为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须进入县服务中心公开交易,具体标准为:
(1)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单宗流转面积50亩以上、流转期限5年以上,农户委托村集体统一流转的。
(2)农村集体林权。农村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经营权、所有权流转交易转让底价在10万元及以上的。
(3)“四荒”使用权。“四荒”及村集体机动农用地的流转交易转让底价在10万元及以上的。
(4)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其他方式流转交易底价在10万元及以上的。
(5)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农村集体拥有的农业生产设施设备,以转让、租赁、拍卖等方式流转交易底价在10万元及以上的。
(6)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农村集体拥有的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以承包、租赁、转让、抵押、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交易底价在10万元及以上的。
(7)涉农知识产权。包括涉农专利、商标、版权、新品种、新技术等涉农知识产权,以转让、使用许可、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交易底价在10万元及以上的。
(8)大宗林业实物。农村集体拥有的大宗林业实物,可以依法采取转让等方式交易底价在10万元及以上的。
(9)林业碳汇(碳票)。农村集体拥有的林业碳汇(碳票),可以依法采取转让等方式交易底价在20万元及以上的。
(10)农业碳汇(碳票)。农村集体拥有的农业碳汇(碳票),可以依法采取转让等方式交易底价在20万元及以上的。
(11)林业生物资产票据(林票2.0)。农村集体拥有的林业生物资产票据(林票2.0),可以依法采取转让等方式交易底价在10万元及以上的。
(12)其他。农村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涉农项目招商和转让等服务交易底价在10万元及以上的;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交易底价在10万元及以上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交易底价在10万以上的。
对于上述标的额以下的农村集体资产流转交易由乡镇依法依规自行组织实施,也可以按照自愿原则和相关程序进入“将乐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进场委托交易。
3.交易流程
建立完善“交易申请—委托受理—信息公告—受让受理—交纳保证金—组织交易—成交公示—组织签约—交易结算—交易鉴证—归档备查”交易程序(详见附件2),不断优化交易流程,规范交易行为,推动交易市场有序运行。
(四)组织交易摸底
各乡镇要对照农村产权交易品种范围,组织梳理村集体资产资源,摸清各类农村产权的基本情况、权属关系、流转情况、市场价值等信息;建立农村产权信息数据库,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同步录入相关系统平台,形成《将乐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摸底调查表》(见附件3),并于2024年12月底前报送至县服务中心。
(五)推动进场交易
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型有序引导各乡镇梳理的各类农村产权进场交易,逐步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全覆盖。同时引导鼓励农户、家庭农场(林场)、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到县服务中心进行交易。县服务中心要做好进场交易的培训、服务工作,确保各类农村产权能够顺利进场交易。
(六)总结推广经验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县服务中心进场交易遇到的问题,优化工作流程,确保交易流程顺畅;探索创新交易模式和交易品种,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注重把农村产权交易和集体“三资”监管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类平台,创新管理方式,不断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水平。12月底前,各乡镇报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试点工作典型经验1篇以上。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强宣传引导。
(三)加强监督管理。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本方案与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文件相冲突的,以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为准。
本方案由将乐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解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