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6日在将乐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将乐县财政局局长 周建兴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将乐县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县各级财税部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全力打好“五大战役”,全县经济社会呈现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财政收入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各项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预算任务。
(一)全县预算执行情况。
⒈地方级一般预算执行情况。全县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5亿元(预计数,下同),完成年初预算的112.5%,同比增收9456万元,增长35%;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5亿元,上年结余2.36亿元,收入总计9.51亿元。全县一般预算支出7.98亿元,同比增支1.6亿元,增长25.2%,加上上解上级财政支出1775万元,支出总计8.16亿元。收支相抵,全县年终结余1.35亿元(其中省、市专项补助结余9283万元)。
⒉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35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0.6%,同比减收667万元(主要是育林金减收),下降22.1%。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500万元,上年结余3037万元,全县基金收入总计7889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5943万元,同比减支1540万元,下降20.6%。收支相抵,基金滚存结余1946万元(其中省、市专项补助结余1023万元)。
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3.65亿元,加上上划中央收入2.42亿元,全县财政总收入6.07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全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详见附表一、二)
(二)2011年预算执行及财政工作的主要特点。
⒈财政实力增长快。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强化收入运行监测和分析,加强税收组织协调,强化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大项目税收情况监控,全县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亿元,新增收入为历年最高,增幅预计居全市第3位。
——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重点支出,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事关发展和民生的十件要事、十类实事支出达5.92亿元。
——争取支持力度加大。全年上级共下达转移支付资金1.1亿元,加上向上争取的各类专项资金2.4亿元,我县争取上级支持资金合计达3.5亿元。
⒉经济运行成效佳。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全面落实增值税转型、财政奖励、补助和差别电价等政策,对企业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予以奖励扶持,支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科学分析国家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及时调整金融机构考核办法,全县贷款余额稳中有升,达 41亿元,同比增加 4.38亿元,增长12%,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和各项事业加快发展。
——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县财政努力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重点支持经济开发区、铁路、公路、城市基础设施、限价房等重点项目建设。及时拨付中央公共投资资金1.09亿元,为拓展县城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供财力保障。
——支持环境整治工作。筹集资金1000万元,用于漠源溪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建设,向上争取133万元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整治。支持生态公益林建设,全年安排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868万元。
⒊城乡统筹进展新。
——全力支持城市经济建设。多方筹措资金5亿元,用于实施城市经济建设工程,有效提升了县城的品位。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安排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1945万元、安排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39万元、安排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384万元、发放农资和种粮补贴资金等1682万元、发放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530万元、安排基层组织建设资金300万元、安排山洪灾害防治资金140万元。
——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安排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27个,落实补助资金874万元。全面开展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清理核实工作,已上报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423笔(其中:乡级65笔,村级358笔),债务总计1.35亿元(其中:乡级3973万元,村级9570万元)顺利通过省级抽查核实。
⒋财政惠民资金实。
——落实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及时拨付离退休职工养老金8300万元、下岗失业人员失业金70万元,并调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金标准;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各项就业资金投入938万元,当年实现小额担保贷款1800万元,财政贴息支出260万元;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放城乡困难群众一次性生活补贴、城乡低保资金合计660万元;继续实施失地农民保障金征收制度,全年共征收失地农民保障金2100万元,发放60岁以上农民失地保障金160万元,较好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发放新农村养老保险金390万元、居民养老保险金38万元。
——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年共筹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4868万元,发放租赁住房补贴88万元。
——支持油价补贴政策。及时兑付石油价格财政补贴资金,全年共发放渔业、城市公交、农村客运油价补贴资金505万元。
——推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全年投入文化事业发展建设专项资金690万元;投入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947万元;投入农村中小学食宿改善工程资金267万元;投入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资金1668万元。
——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新农合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统筹解决参合农民患病医疗费用问题,全年统筹基金3356万元,补偿金额达2966万元;同时积极支持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7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设施建设,实现了乡镇卫生院管理网络化、现代化。
——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进一步完善、规范津补贴工作,将规范后的津补贴标准从人均2万元提高到2.5万元,逐步缩小与主轴县(市、区)的收入差距。全面实施教师、公共卫生和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妥善解决改制企业离休干部规范津贴、补贴问题。提高村主干补贴发放标准,全年发放村主干工资、农村“六大员”补贴等共计656万元。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政法部门公用经费保障标准,投入综治和平安建设等经费4265万元,进一步加强社会防控体系建设的经费保障,支持“平安将乐”建设。
⒌理财监督力度大。
——认真办理人大意见和建议。认真落实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预算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制定措施,切实加以整改。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按照“量入为出、以收定支”的原则,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细化支出项目,完善支付管理,进一步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强化财政监督。继续深化“小金库”治理工作,认真开展“回头看”,并组织力量重点检查,进一步规范了财务收支行为。
——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建立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市场化配置管理体制,出租性房屋在公共资源配置招标后资产收益增长了36%。
—— 政府采购管理进一步规范。扩大单位协议采购范围,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同时将以财政性资金为还款来源的借(贷)款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2011年通过政府采购共节约财政性资金216万元,优惠率达13%。
二、过去五年财政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全县财政部门充分利用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先行先试政策,坚决贯彻“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求真务实,奋发作为,积极服务“五大战役”,稳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积极培植财源,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等一系列税制改革,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坚持依法组织收入,财政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县财政总收入从2006年的2.1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07亿元,五年间增长1.88倍,年均增长23.5%;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从2006年突破一亿元(1.13亿元)发展到2011年突破三亿元(3.65亿元),五年间连续迈上两个台阶,增长2.2倍,年均增长26.4%;是分税制以来我县财政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不断壮大的财政实力,是我县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直接表现,是我县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的重要体现,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财政支出不断优化。全县各级财政部门认真按照建设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力增强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保障能力,确保县级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民生投入,民生财政特征日益突出。在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基础上,财政支出规模从2006年的1.9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98亿元,年均增长32.8%。
——财政运行更加精细。一是建立健全了部门预算改革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完成试点工作,政府采购制度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二是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逐步规范,建立完善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统计报表制度,积极争取了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支持,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三是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迈出新步伐,财政监督能力有效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全县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结果,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县人民辛勤劳动,各行业、各部门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财政运行和管理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支出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部门预算约束力仍有待加强,财政监督力度仍有待提高等。为此,我们将通过加快发展、深化改革,逐步加以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对财政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指导和支持我们进一步做好财政工作。
三、2012年预算草案
2012年全县预算编制草案如下:
(一)地方级预算草案
全县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计划安排4.27亿元,比增17%;上划中央收入2.92亿元,比增20.7%;实现财政总收入7.19亿元,比增18.5%。按照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全县可供安排财力5.5亿元,根据收支平衡的原则,安排一般预算支出5.5亿元,比2011年年初预算数4.46亿元增支1.04亿元,增长23.3%。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安排2455万元,比增103万元,增长4.4%。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2460万元(不含上年结转的省、市专项资金),比2011年初预算增支110万元,增长4.7%。(2012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详见附表三、四)
(三)财政重点工作
新的一年,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依靠项目带动,做好园区建设、核电前期建设投融资工作,提速进位,确保2012年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增长17%的目标。为确保完成全年财政预算目标任务,财政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的各项决策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⒈进一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继续加大“三农”投入。统筹资金2.2亿元,重点扶持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认真做好与省市项目对接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2亿元以上,用于高标准农田、民生水利、土地整理、粮食风险金等,支持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落实各项涉农补贴。继续做好各项涉农补贴工作,拟发放各种涉农补贴1866万元。其中:发放农资综合补贴1125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330万元;种粮定单直补150万元;购置农机具补贴255万元;农业保险保费补贴6万元,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统筹各级财政补助资金728万元,进一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构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计划安排698万元用于提高全县村级组织和社区居委会运转经费保障标准。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安排600万元继续推进家电与摩托车下乡工作,认真做好财政补贴的惠民惠农工作,及时做好资金的兑付工作。
⒉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增加政府公共投资。加大力度支持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及民生等重点项目,筹措高速公路资本金4000万元,支持高速公路建设。
——支持经济开发区集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千方百计通过财政安排、土地经营、盘活城市国有资产、加大银行融资、向上争资金和引进外资等方式,力争筹措资金1亿元,为开发区重点企业入驻、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提供资金保障。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争取省上资金,安排400万元支持重点流域综合整治、水源地保护工程和环境执法监测体系建设,推广应用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安排各级财政资金1625万元,继续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⒊进一步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城镇改革建设试点。引导地方投融资平台规范运作,整合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资金,与重点小城镇建设资金相结合,集中财力支持万安市级中心镇完善功能、加快发展。
⒋进一步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继续办好惠民实事。2012年统筹安排9600万元,比上年增加2540万元,增长36%,重点实施一批扩面、提标和新增项目。如: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200元提高到240元;继续对城乡低保人员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实施城乡困难居民和儿童特殊病种医疗救助,对城乡低保家庭入园幼儿保教费予以补助等民生工程;加大财政支持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力度。
——支持人口计生事业。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保持和落实人口计生经费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安排1194万元增加对农村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的补贴,提高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扶标准,实施免费优生检查等与人口计生相关的民生工程项目。
——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统筹安排教育支出2.1亿元,重点支持将乐一中、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等校安工程的建设;支持城乡义务教育、中小学食宿改善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免教科书和县乡中小学教师津补贴等。
——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统筹各类资金1.9亿元,支持医疗卫生建设,重点支持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确保县医院综合楼建成交付使用,推进新建中医院项目建设。
——促进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安排850万元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兴建和完善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综合运用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支持县重点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加快旅游事业发展。
——推进“平安将乐”建设。安排4600万元继续加大公检法司经费保障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继续加大市场监管、产品质量检测、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工作经费补助。
⒌进一步改革创新,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严格预算执行。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强化非税收入管理。认真做好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后的有关工作,确保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密切跟踪财税改革情况,适时调整和完善财政政策措施。继续清理结余结转资金。
——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按照构建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抓住中央增加投资的战略机遇,主动配合协同有关部门搞好重点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上级部门对我县的支持份额。建立健全财政投融资体系,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完善财政扶持机制,着力扩大财政建设性资金规模,加大对农业农村经济、工业经济、城市经济和项目经济的支持力度,为推动我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加强和改进财政监督。建立财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监督、绩效评价“四位一体”的管理框架。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提高乡镇财政监管水平。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进一步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规范地方政府融资举债行为,明确偿债责任,落实偿债资金来源。继续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管理工作,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勇于创新,乘势而上,努力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为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到新水平作出新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